•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城市和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基础。
  • 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医疗、工业和服务业的创新。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改变了全球支付体系。
  • 数字化货币的兴起正在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智能家居设备使日常生活更加便捷,推动了居住环境的智能化。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全球经济正在逐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 全球变暖问题促使各国政府加大力度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改变了全球支付体系。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治疗遗传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成为医疗服务的新趋势。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逐步探索疫情后的新生活方式。
  • 移动支付的普及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数据隐私保护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大红鹰网站dhy-合作平台

    大红鹰网站dhy-合作平台

    大红鹰网站dhy 首页 > 大红鹰网站dhy > 行业动态

    川大校长李言荣所在团队证实了量子金属态

    来源:​四川日报


    “每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会非常自豪地回答‘我是射洪人’。”11月18日,射洪市成立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会后,李言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从家乡情怀到创新精神、从前沿研究到人才培养、从大学治理到科研氛围的营造,李言荣把自己对科研、对校园的那份特殊情感娓娓道来。

    谈科研“从0到1”最重要、最基本

    记者:11月14日,您所在团队完成的《超导-绝缘相变中的玻色金属态》在《科学》刊发,引发国内外关注。这是怎样一个重大发现?

    李言荣:高温超导的研究我们已做了30多年,近期公布的最新成果已研究了近5年的时间。高温超导发现以来,二维量子金属态的存在及其形成机制是30多年来国际学术界一直悬而未决的重要物理问题。我们的团队首次在高温超导纳米多孔薄膜中完全证实了量子金属态的存在。有了量子金属态的发现,有助于今后做出速度更快、容量更大、集成度更高的量子器件。

    目前,我们的研究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要将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最终实现在器件上的具体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记者:该项成果对科研有哪些指导意义?

    李言荣:科研工作就是从0到1到无穷大的接力过程,但本质上还是“从0到1”最为重要、最为基本。因为“从0到1”意味着无中生有,意味着前无古人,意味着原始创新。此次我们的团队证实了量子金属态的存在,就是实现了“从0到1”的原始创新,这是这项成果最可贵的地方,也是它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根本原因。

    谈办学要让人安静下来、沉下心来

    记者:大学和城市是彼此成全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言荣:我们可以看到,人才往往都是跟着大学走的,大学虽然不直接产生GDP,但会把所在地区的文化品位、科技创新等方面带动起来。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成都拥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一大批优秀高校,可以说,成都的城市气质也因高校的集聚而得以不断提升。

    记者:在您看来,一流大学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李言荣:高校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果一所大学具备“从0到1”创造知识、革新技术的原创能力,那就是一流高校。越好的大学越安静。要实现“从0到1”的质变,最根本的就是要让人安静下来、沉下心来,所以科研不能追求“短平快”,而是要营造一个让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们能够安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的氛围,这一点尤为重要。

    新闻链接

    中外科学家携手证实量子金属态的存在

    中外科学家携手首次在高温超导纳米多孔薄膜中完全证实了量子金属态的存在。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上以“first release(首次发布)”形式刊发。

    量子材料及量子相变是21世纪凝聚态物理与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实验上在各种二维超导体系发现了量子金属态的可能迹象,但受低临界温度的制约以及外界高频噪声的影响,二维量子金属态是否存在具有争议。由李言荣院士团队牵头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等相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此展开研究,通过调节反应离子刻蚀的时间,在高温超导钇钡铜氧(YBCO)多孔薄膜中实现了超导—量子金属—绝缘体相变。通过极低温输运测试发现,超导、金属与绝缘这3个量子态都有与库珀电子对相关的h/2e周期的超导量子磁导振荡,证明量子金属态是玻色金属态,揭示出库珀对玻色子对于量子金属态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发现为国际上争论了30多年的量子金属态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为研究量子金属态提供了新思路,将推动量子器件领域的发展。



    上一篇:方舱机器人隔离、消毒、换脑,归来后再出发
    下一篇:5G时代的“黑科技”创新应用场景
    大红鹰网站dhy免费服务热线
    028-83734198
    地址:成都彭州市工业开发区天彭镇旌旗西路419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2020 大红鹰平台 版权所有